跳至主要內容

多管齊下深化國際金融中心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指,為使香港發展為更全面且具深度的國際金融中心,政府不斷豐富金融市場發展,積極推動債市、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以及離岸人民幣業務,日前便再有保險相連證券在港發行。展望未來,政府會提供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和渠道,以及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的管理工具。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近年,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帶來的風險日益增加,各類有效轉移相關風險的金融工具和另類投資,正逐漸受到市場重視。日前,本港便第二度迎來保險相連證券(Insurance-linked Securities, ILS)的發行,金額達1.5億美元,目標為日本颱風造成的行業損失提供保障。這次ILS的發行,讓香港在金融服務業多元化發展的路上,再向前穩步邁進。   這次的ILS是由內地一間再保險公司發行的巨災債券,也是我於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推出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後,第二次有ILS在本港發行。這項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每宗合資格申請在計劃下將可獲最多達1,200萬港元的資助。與此同時,我們已經通過立法為包括巨災債券在內的ILS,設立了專屬的規管制度,從而營造一個蓬勃的ILS生態圈,提升承保能力、加強金融韌性和收窄保障缺口。   多年來,香港金融市場的新股上市集資業務非常暢旺,往往是市場的談論焦點。然而,我們下決心將香港發展為更全面且具深度的國際金融中心。除了股市外,債券、基金、保險及衍生產品等都是我們全力推動的範疇。就以債市發展為例,我們近年的努力已漸見成果,香港目前是繼內地和南韓之後,債券發行量在亞洲(除日本外)第三大的地區。   事實上,債券對投資者而言也是一項重要的投資工具,讓資金可按投資年期需要及風險承受的程度,配對合適的項目。債市的發展有助形成長期的孳息曲線,這是長期資金成本的重要參考數據,有助投資者管理風險,也有助引導長期資金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簡而言之,債券的資產及風險管理功能,有助匯聚長期資金。   為加快本港債市的深化發展,由我擔任主席的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督導委員會去年全面檢視了本港債券市場的生態系統,我們會致力增加本港債券交易的透明度、提升交易效率,進一步激活本港債市的發展。事實上,近年我們正積極推動多種類和多幣種債券發行,並利用稅務措施,吸引更多區內機構利用香港市場發債融資。例如,深圳市政府去年10月份在香港發行了50億元人民幣地方債券,是首個內地的地方政府在境外發債;特區政府也在去年首次發行分別以歐元和人民幣計價的綠色債券。可以說,近年債市在發展速度、市場規模、產品種類、風險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發展。   事實上,綠色債券以至相關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將是未來我們推動本港債市發展的重要方向。國家一直十分支持香港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並分別在2019年及2020年頒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的綠色金融中心。香港作為區內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中心,可發揮引導國際資金支持國家經濟向綠色轉型的重要作用,助力國家實現「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過去幾年,特區政府與金融監管機構和業界同心協力,以多管齊下的策略推動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2019年至今,特區政府成功發行總額接近100億美元的綠色債券,深受投資者歡迎,為香港和區內的潛在發行人提供了重要的新基準,並豐富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生態。   這些發行也取得了多項突破,例如在2021年2月我們發行總額為25億美元的一批政府綠色債券,是當時全球最大的政府類別美元計價綠債,而其中的30年期債券更是亞洲最長年期的政府類別美元計價綠債。我們其後在11月再發行約40億美元等值的政府綠色債券,首次包含了歐元債券和人民幣債券,而其中的20年期歐元債券是當時亞洲地區最長發行年期的政府類歐元綠債。早前,我們亦發行了首批總額為200億港元的綠色零售債券,是全球至今發行額最大的綠色零售債券,這除了擴大了綠色和可持續產品的種類,亦進一步豐富本地零售債券市場。   除了發行政府債券,我們也希望為全球各地的政府和企業提供一個綠色的籌融資平台,鼓勵更多業界和外部評審機構善用香港作為綠色融資據點。我們去年推出了為期三年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及外部評審服務支出。計劃推出一年以來,已批出近100宗申請,資助額合計約一億元。早前,我們進一步把申請外部評審費用資助的最低貸款額門檻,由二億元降至一億元,讓更多企業受惠。   除了債市、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外,離岸人民幣業務也是香港未來必須繼續着力發展和推動的重點工作。   香港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處理全球75%離岸人民幣結算業務,去年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量逾七萬億人民幣。在香港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超過8,000億元,佔全球離岸人民幣存款約60%。此外,國家財政部自2009年開始連續13年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至今在港發行共2,380億元人民幣國債。中國人民銀行亦建立在港發行中央銀行票據的常態機制,自2018年開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票據,至今在港發行共5,000億元人民幣票據。從國際大趨勢來看,隨着國家經濟體量持續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貿易、投資和儲備方面的需求,將會不斷持續增加。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將會發揮更關鍵的角色。   展望未來,我們會循多方向進一步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生態系統的發展,提供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和渠道,以及穩妥高效的匯兌,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的管理工具等財資服務,並且會優化相關的市場基建,讓人民幣更好地在離岸市場循環流動,發揮好香港作為國內境外的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功能,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我們會繼續不斷豐富本港金融市場的多元發展,只要我們認清自身優勢和定位,鞏固強項、補足短板,抓準國際大形勢,服務好國家之所需,香港的金融業必定能取得質和量的進一步提升。
http://dlvr.it/SRdzvQ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關於裕寶工程有限公司 創始於1972年

裕寶機構 創始於1972年,是中國(含港澳臺地區)最早的商用廚具製造商。 裕寶由一家小型板金廠穩健發展成專業從事商用廚房設備的研發設計、製造加工、安裝維護和顧問服務型企業。為廣大客戶提供最完善的餐飲及商用廚具設備一體化解決方案! 裕寶擁有面積逾30,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工廠 - 裕富寶廚具設備 (深圳) 有限公司,十餘條的專業生產線,配備了鐳射切割機、數控衝床、自動機床等高精度機器,總員工1000餘名。機構專業生產與銷售的系列產品,集「安全、環保、節能、美觀、耐用」等風格於一身,暢銷東南亞、美加、歐洲等地。  裕寶是國內首批獲得燃氣類、電器類、製冷類產品生產許可(QS)認證的企業,在業內率先通過國際權威機構的ISO9001、ISO14001以及OHSAS18001認證,產品先後通過CQC、CCC、CE、NSF等多項嚴格的認證許可;裕寶還參與了多項商用電器及燃氣設備之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的起草制定。 裕寶積極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嚴守國家「安全、節能、環保」的有關政策,在技術研發投入、工程服務品質,以及專利申報數量等方面一直領先國內同行。依託完善的行銷體系,裕寶為全球用戶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最便捷的服務。迄今為止,數以萬計的客戶選擇並認同了裕寶的產品和服務,客戶群涵蓋:星級酒店、連鎖中/西餐廳、高級會所/主題公園、大型連鎖超市、機關院校等。 裕寶40多年來,憑籍 "實事求是,精益求精" 的企業精神,以及永續經營的價值理念與對社會的責任感,帶領裕寶人經歷了難忘的歲月及不少挑戰,鞏固了我們在行業的領導地位,為廣大顧客提供了優質的 產品和完善的售後服務,贏得了大家的肯定與信賴!  繼往開來,我們從不懈怠!裕寶全體同仁正全力以赴,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履行企業應有的公民責任,開發出更節省能源,更保護環境的產品,以及提供更全面和優秀的服務。  裕寶機構在此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我們將熱誠地為您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援與服務,同時我們更期待與您進一步交流合作,讓我們攜手前行,再創佳績,共贏共用!  我們誓用優質產品與貼心服務來證明:裕寶永遠是您在商用廚房設備的最佳合作夥伴! 我們堅信:只有客戶的成功,才是裕寶的成功,為了廣大客戶的成功,我們時刻用心準備著!  裕寶(工程)有限公司 Yue Po Engineering Co. Limited 資料來源 : https:

綠色本地遊計劃優化

因應旅遊業持續受新冠疫情影響,政府宣布12月1日起優化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以進一步支援業界應對仍然困難的經營環境,並為旅客重臨做好準備。   計劃根據旅行代理商接待的綠色生活本地遊遊客數量向代理商提供鼓勵金。在優化安排下,每間持牌旅行代理商會有1,000個綠色生活本地遊遊客新配額,對象範圍擴大至涵蓋非香港居民。   此外,代理商的鼓勵金會由每名本地遊遊客200元提升至300元。 http://dlvr.it/SbvH89

徵集應用科技智慧方案 全面培訓專才

(香港, 2022年11月14日) 近年科創發展迅速,A.I.智能、開放數據(Open Data)等科技與生活息息相關。2022年施政報告中更提及年內推出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構建智慧香港。為鼓勵公眾廣泛應用香港特區政府超過5,000個不同範疇的開放數據,從而提升城市管理,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香港科技創新促進組(HKtag)再度聯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OGCIO)、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業界舉辦「開放數據研討會暨第二屆Open Data Hackathon比賽」 (Open Data Hackathon 2022),吸引接近40隊對應用開放數據具創新構想的中學、大專及公開組隊伍參賽,反應踴躍。 活動由HKtag主辦,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助、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活動分為開放數據研討會及Open Data Hackathon比賽兩部份。早上的研討會邀請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及發展局轄下的空間數據辦事處的政府代表和業界重量級嘉賓講解現時開放數據的應用和發展情況,透過分享及研討小組互相交流環節,讓業界和公眾加深了解開放數據與香港智慧場所的發展方向和策略。下午的比賽以「Smart Property」為主題,參賽隊伍需以構思融合數據和科技的創新方案,應用予社區、樓宇、學校、食肆、老人院、商場或公園等場所,以達致為香港創造一個更舒適、更方便生活環境的目標。 數碼趨勢培育創新科技方案 數據普及Smart Property無限可能 HKtag 創辦人張詩翺(Eddie) 感謝各協辦及贊助單位大力支持是次比賽,致辭時表示:「開放數據是建設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元素,是次比賽能有助公眾及參賽者了解如何利用開放數據達致更高效,更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並且進一步研發相關技術,最終達致將科技應用於生活。」 香港科技園公司STP Platform總監 霍露明博士:「開放數據是建構智慧城市的關鍵一環。這次Open Data Hackathon 發掘未來科技人才,也讓創科業界研發融合數據和科技的智慧場所應用方案,推動可持續數據生態圈的發展,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 張曼莉女士於活動致辭時表示:「香港政府十分重視開放數據的普及化,自2018年10月起開始革新開放數據政策,香港政府已經開放超過1700個數據集,亦收集超過5000個私人市場的數據集,有助進一步推動開放數據應用。香港